首页>检索页>当前

示范区引领 三地同下“一盘棋”

——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中的天津作为

发布时间:2017-02-28 作者:吕景泉 杨荣敏 狄建明 米靖 耿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三周年之际,2月25日,“京津冀职成教育协同发展·老年服务与教育推进会”在天津召开,京津冀养老专业人才培养产教协作会第三次会议也同期召开。来自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门、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的160多人参加活动。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应有之义,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得以落实的重要支撑。天津率先谋划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在三地“一盘棋”思想的指导下,以区域整体定位为基础,以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引擎,发挥区域职业教育的比较优势,聚焦协同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着力构建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有效模式。

    构建三地行政部门协作机制

政府引导是三地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关键,天津率先谋划,联动京、冀,推进落实。

2014年暑期,受天津市教委邀请,北京市教委、河北省教育厅分管职业教育的领导、院校和教研团队来津沟通对接,协商制定三地职教战略合作框架,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交流合作机制初步建立。在天津市教委的倡导下,三地教育行政部门“搭台”,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140余家机构共同唱起“京津冀协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代服务业产教对接会”大戏。

2015年5月,天津市教委与河北省教育厅签署框架协议,共同搭建产教对接平台,支持优质职业院校跨区域联合办学,组建跨区域职教集团。与此同时,天津市教委与河北省石家庄市商定,将石家庄作为天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果推广的合作区,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天津市教委还与邯郸市教育局签订协议,全面支持两地职业院校协同发展。

    搭建三地教科研协同发展平台

实践探索、理论研究、经验总结、成果推广是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必然路径。因此,职业教育的协同创新要求科研、教研的协同创新先行。

2016年2月,在天津市教委的推动下,天津市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北京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和河北省职教研究所联合成立“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围绕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任务,在重大理论、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上,开展具有实证性、前瞻性、系统性研究,指导三地现代职业教育实践。

协同发展,科研先行,教研紧随。2016年10月,京津冀职业教育教学协同发展联盟成立,启动了教学领域的三地协同发展进程,全面深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五业联动”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围绕三地产业布局,天津找准各方利益结合点,确立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与专业的“五业联动”大思路,推进政、行、企、校、研“五方携手”,提升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水平。

在天津首倡的“五业联动”发展思路指导下,从2014年8月开始,天津市教委定期举办高端讲堂16期,研判产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企业、职业人才需求,明确学校、专业建设规划,构建产教、校企、工学多元深度融合新机制。

“五方携手”的落实有效促进了三地多个产业的校企深度融合。2014年8月,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代服务业产教对接会”的召开为标志,天津率先在现代服务业发出三地产教对接的先声。之后,“京津冀养老服务业产教对接活动”“京津冀·晋甘蒙职业教育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对话高峰论坛”相继在天津举行,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京津冀模具现代职业教育集团、中国养老产教联盟(中国养老职教集团)相继在天津成立。

在天津市教委的大力推进下,京津冀相继构筑了装备制造业、养老服务业、新能源产业、石油化工产业、生态环保产业、健康卫生、交通运输等12个产教对接平台,初步形成三地协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对话交流、项目协同、校企合作的联动机制,形成了共研、共建、共用、共享、共赢的合作格局和氛围,有效地推进三地之间实现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与专业的“五业联动”格局。

    建立三地院校共建共享机制

天津高职院校发挥自身优势,面对河北输出优质培训资源。2014年11月,天津职业大学与唐山市教育局签署协议,在联合开展津唐职教发展研究、校际共建、教师培训交流的同时,建立津唐劳动力输转平台,在对唐山市富余劳动力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后,转移到天津就业。2016年4月,天津职业大学与石家庄市教育局签署了中职校长、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合作协议,对石家庄市教育局所属的中职学校校长、专业骨干近200人进行专项培训。

津冀两地中职学校构建紧密型共同体。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与邯郸市第六职业中学、峰峰矿区职教中心、馆陶县职教中心、磁县职教中心、成安县职教中心,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与邯郸市工业学校、邯郸市理工学校、武安市职教中心、永年县职教中心、鸡泽县职教中心,天津第一商业学校与保定市职教中心、邯郸市第二职业中学、保定市雄县职教中心等,相继建立了校际合作共同体,探索中职学校跨省联合培养人才和中高职衔接的创新模式。

京津冀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建设工作启动。自2014年开始,在天津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纯电动汽车装调与维护技术”等赛项中,连续举办京津冀院校师生交流切磋赛,探索三地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新模式。

京津冀职业院校间互通、共建、共享机制的构建,实现了三地跨区域教师、学生与学校发展等多层次的融合,有效地推进了学校办学模式、师资培养、教育教学与评价方式等领域的内涵式互鉴。

    抓住协同要义创新协同路径

在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中,天津市率先启动、步伐坚定,推进了三地协同进行资源建设、协同实施人才培养、协同开展师资培训、协同改善院校管理。当前,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面临更多的任务和挑战,需要三地在共识的基础上,抓住协同要义,突破协同瓶颈,创新协同路径。

协同发展的关键是持续。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不仅关系到三地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而且关系到三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关系到三地技术技能人力资源的供给,将影响京津冀城市群建设。因此,要从国家层面统筹设计、整体规划,设立协调机构,建立协同机制,形成联动制度;要进一步厘清三地职业教育发展的融合点,明确协同发展的路线图,组织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联动和同步。

协同发展的生命是质量。要加强质量监测,建立三地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数据研究与监测中心,研制监测指标体系,对协同发展进程、发展质量、协同效益进行跟踪、监测、评估,形成协同发展年度报告。整合行业、行政部门信息资源,研究建立三地职业教育人才需求预测、就业预警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传递产业发展变化及岗位要求信息,预测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变化,提高三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前瞻性。

协同发展的基础是共赢。要凝聚三地职业教育合力,深化“五方携手”“五业联动”机制,加大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职业院校与企业需求、职业课程与岗位要求的深度对接,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方面持续创新。要充分利用已有协同平台、资源与联盟,加强三地科研、教研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联动,探索三地职业院校间学分互认转换、联合招生等,使科研和教研真正成为三地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先导。

(作者:吕景泉 杨荣敏 狄建明 米靖 耿洁,单位:天津市教委)

《中国教育报》2017年02月28日第9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热门标签

相关检索

社区

热点推荐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3516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3005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10-2020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