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善问者如攻坚木

发布时间:2017-02-27 作者:杨金燕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翻开孙贞锴老师的《妙在这一问——让思维动起来的语文问题导学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学记》的这段话在模糊的记忆中逐渐清晰起来。读孙老师的书,可以看到一位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实践与研究的精深,他为我们进一步揭开了语文教学“问的艺术”的面纱。

提问法对教师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这一问的学问可谓奥妙无穷。孙贞楷老师在书中谈到问题导学的要义:问题导学的起点是“问”,问题的提出和设计主要反映的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开发和设定、生成,对应的是教学目标这一核心载体;支点是“导”,主要反映的是教学方法,对应的是优化教学过程;落脚点在于“学”,必须评估学生学习的境界、结果和发展取向。因此,要让语文课堂鲜活起来,问题导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读《妙在这一问》,笔者首先认识到,正因为教师缺少“问”的意识,才使学生的思维停滞,问题导学确是开启学生智慧的一把金钥匙。

有老师可能会问,“教了这么多年学,我还不会提问吗?”笔者开始也有这样的想法,读了本书之后才发现:“我们的确在问上是缺少艺术的。”孙老师在书中旁征博引,引领我们深入领略语文教学“善问”“善待问”的教学路径,从“寻找答案的过程”“问题呈现的方式”“思维训练的方式”等方面为我们展示了提问的方式方法,又从“导入性问题”“整体性问题”“追加性问题”角度解读了问题导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类型。他以典型教例为依托,让读者逐渐走进这些高深而又平实的问的艺术,并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例如,教学《变色龙》一文,我们往往会问“什么是变色龙,用变色龙作为文章的题目有什么作用”,而孙老师问得就很有艺术性,他问了三个问题:1.“变色龙”翻来覆去变了几次?2.“变”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会如此善变?3.作者是怎样描绘“变色龙”的善变的?最明显的手法是什么?

三个“主问题”紧扣小说三要素做文章,并导向文本言语形式的分析,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主问题”的骨架效用。

高明的老师不仅要自己做到“善问”“善待问”,还要引导学生努力做到“善问”“善待问”,这是笔者读本书获得的又一感悟。孙老师在书中提到,让学生“提问”,必须对学生加以引导训练,并不是问什么都算作“质疑”,也不是凡是提出了什么都能叫做“问题”。学生有了足够的知识沉淀,有了思维方法的熏陶,在语文学习中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只有注重师生双维的“善问”与“善待问”,才会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切实提升。

翻开《妙在这一问》,在惊异于孙老师的潜心研究之外,就是对其中所阐释的每个精彩细节的叹服。书中第五章阐述了语文问题导学的辅助工具,列举了一些精致的导学案设计,对导学案之于语文教学的运用也有精要分析,还对课堂上如何运用板书调动学生思维进行了案例举证。这一点,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孙老师在教学《芦花荡》第一课时的板书:

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一位自尊自信的老头子(后换做“老英雄”),一片如诗如画的芦花荡。

这个板书首先紧紧围绕着小说的三要素展开设计,用填词方式引领孩子们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更有特色的是这一板书的灵动性。执教者先是提问“你从中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头子?”并顺势板书“一位自尊自信的老头子”,接着对人物进行进一步探讨,总结出老头子“自尊自信”的背后是爱憎分明、英勇无畏、可亲可敬,在此基础上将板书中的“老头子”换成“老英雄”。一个小小的板书,一处精心的设计,一次灵动的改动,真正做到了绿叶衬红花。原来,小小细节同样可以让学生思维灵动起来。

落笔至此,笔者想对所有的语文老师说:不要小瞧了问题导学这个老话题,其中可有大学问。作者借助《妙在这一问》“问的艺术”,让孩子们的思维在语文课上动了起来。

(作者:杨金燕,单位:山东省莱州市实验中学)

《中国教育报》2017年02月27日第10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热门标签

相关检索

社区

热点推荐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3516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3005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10-2020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