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计算存在可操作空间、期刊间存在“同盟式”虚假引用,专家呼吁 ——

影响因子神话亟待打破

发布时间:2017-02-27 作者:本报记者 董少校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影响因子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权威,权威学术期刊也未必是学术公器。人们有必要知晓这些事实,引起警惕。”

2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同济大学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长孙周兴在“文汇讲堂”展开对话,呼吁学术界客观认识影响因子和国外权威期刊,破除迷信,建立中国本土的学术评价机制。

    影响因子计算具有浓厚的商业性质

说起权威期刊,是否名列SCI(科学引文索引)、影响因子高低无疑是重要评价标准。

事实上,SCI报告是由一家名为“科学情报研究所”的私人商业公司创办。这家公司已经被转让了3次,目前归汤森路透集团所有。

影响因子的算法并不复杂:用一份期刊前两年发表的“源刊文本”在当年度的被引用数,除以该期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引用项”数。所得数字即是该刊的影响因子。要注意的是,分母上的“引用项”数并非发表文章的总数,而是评价方定义的学术论文数。

吊诡之处在于,“科学情报研究所”并不公布一本期刊中哪些文章属于“引用项”,哪些不属于,这也为影响因子的计算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江晓原在研究中发现,一些期刊向“科学情报研究所”讨价还价,通过协商减少“引用项”数,从而在下次的排名中大幅提升影响因子。

    权威期刊并非学术公器

通过对影响因子算法的分析可以发现,减少一篇杂志中的“引用项”数目,有利于增加影响因子数值。一些学术期刊正是这么做的,在全部文本中,只有一少部分属于学术论文。

江晓原把这种刻意减少“引用项”的做法看成是“科学情报研究所”与期刊“心照不宣的合谋”,这使得学术期刊近于大众传播杂志。

不仅如此,有的期刊不设编委会、不采用匿名审稿制度,主编就可以决定一篇文章发或者不发,远非人们想象中的“学术公器”。

    建立更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

在祛魅的同时,建立中国本土的学术评价机制成了当务之急,然而,相关努力面临着重重困难。

前不久,《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知名高校学报被“踢”出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刊”)“核心版”,沦为“扩展版”。该学报主编孙周兴在个人博客上发表声明,直斥期刊界存在“同盟”式的相互引用潜规则,正在背离学术评价的初衷,戕害学术。

孙周兴呼吁,要增强C刊评价的透明度,影响因子是怎么算出来的、具体引用是怎么个情况,有必要公布出来。这样社会可以监督,发现哪些引用是“同盟”式的虚假引用,进而给予必要的警示与惩戒。

此外,不同学科论文被引用的机会存在很大差别,如人文学科论文往往被引用少,经济学科论文被引用机会多,有必要为不同学科赋予一定的权重,计算影响因子时区别对待。否则,学术期刊为了追求影响因子,会乐意接受经济学科论文,少发或不发人文学科论文,进而对人文学科造成伤害。

《中国教育报》2017年02月27日第1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热门标签

相关检索

社区

热点推荐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3516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3005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10-2020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