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回本溯源 在线课程促学生个性发展

——西南财大经济类专业增强学科竞争力的几个切入点

发布时间:2017-02-18 作者:本报记者 黄蔚 通讯员 赵磊 叶作亮 李永强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近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高等教育要做到“四个回归”,用朴实的语言还原了教育的本质,彰显了大学之道的时代内涵,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就是要围绕读书来教书育人,重视对学生学科基础知识的夯实。在这方面,西南财经大学通过对经济学学科基础课10余年的积累,采用网络微课、在线课程等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006年,时任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的赵德武教授在充分调研了国内外经济学人才培养内涵发展的关键举措后提出,学校经济学专业本、硕、博三个层次学生应读好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三本书”。通过让学生读好这“三本书”,把握核心系统设计,将夯实学生专业基础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关键举措。

    把握核心系统设计,满足在线学习需求

2008年,西南财经大学以“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3门课程为抓手,对本、硕、博三个层次学生重点打造了“三初(初级宏观经济学、初级微观经济学和初级计量经济学)”“三中(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计量经济学)”和“三高(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3个层次9门课程,形成了分层分类的经济学学科基础课程体系,为读好“三本书”进行了贯通设计。

为使设计得以顺利实施,西南财大充分利用网络空间,为每门课程建立了课程组。课程组分设本、硕、博三个课程小组纵向贯通,同一层次的小组进行横向协同,增进教师之间的传、帮、带效应。不仅如此,学校还注重师资力量的持续发展,坚持“送出去,请进来”,青年教师外派进修跟教、与高校同行定期开展交流等。

为确保学生的读书效果,解决研究生中出现的“读不懂、吃不消、吃不饱”等一系列问题,学校课程组建立了“宏观经济学教学平台”“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平台”“计量经济学”等多个网络教学平台,其中计量经济学入选2012年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并于2013年在教育部的“爱课程网”上正式上线,在线学习人数700余人,成为该校选课人数最多的精品课程之一。经济学学科基础课的在线课程建设不仅拓宽了经济学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内容,还构建了学习学科基础课新的支撑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微课引入教学出特色,确保学习的高质量

要让学生高质量地读好“三本书”,学校课程团队在对三门课程建立严格的教学规范的同时,坚持在高标准上塑特色。计量经济学喻开志教授表示,只有将“课堂讲授、实验教学、课程论文”三结合,才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对于微观经济学,2013级博士生王芳感同身受:“老师的课程讲授深入浅出,针对性强,消除了我们学习中的许多障碍。”

宏观经济学采取“理论讲授、实例引导、在线辅导”三位一体教学方式,并在近年来引入了“微课”教学,形成了课前准备、课上交流翻转的教学方式。作为校管课程,经济学类学科基础课可自由选课,形成不同学院和专业背景的多元化教学班级,每个教学班级分别建立微信群,并组建多个课程学习小组。任课教师通过将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学案例或新编题目放入群中,学生可以做到提前预习,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分享课程的疑问和理解,并结合学校课程组多年来积累的题库资源学而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

2014级硕士生王铎上课的体会是:“学校的这三门课,是同学们公认要求最严,收获最多的课。课程内容多、难度大、考核严,好在老师提供了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印象很深的是课程小组通力合作,共同提前学习,共同完成课前作业,并在课上小组展示,其他小组同学提问,给人的压力很大,但学完后对相关知识掌握得也最清楚,理解得也最透彻。”

    完善在线课程,形成育人长效机制

课程质量是保证在线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因此,西南财大全面规范在线课程管理,保证课程质量,着力打造有学校特色的在线课程品牌,为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提供资金、平台等全方位的支持,实现校内与校际间教育资源的分享与共享,以促进形成育人的长效机制。

西南财大通过本、硕、博一体化贯通的课程群建设和教师协同机制改革,使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全面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部分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涌现出国家优秀教师和四川省教学名师3名,庞皓教授等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证分析能力的综合改革与实践”获得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如今,学校经济与管理国际化创新人才班有50%的学生升入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等多所国外名校;全国100余所高校使用该校课程组编写的教材,30余所院校通过多种方式前来学习改革经验。部分学者认为,西南财大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设计、双向协同的教学团队、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科基础课程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路径。(本报记者 黄蔚 通讯员 赵磊 叶作亮 李永强)

《中国教育报》2017年02月18日第3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热门标签

相关检索

社区

热点推荐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3516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3005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10-2020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