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抱怨乡村“破败”不如起而建设

发布时间:2017-02-15 作者:顾骏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近年来,春节过后,返乡探亲的大学生尤其是博士生回到城市,媒体上就会“适时”出现一批感叹乡村破败的文章。今年换了一个角度,报道大学生回乡期间百无聊赖,展示他们在城里难得归宿,对家乡又无认同,只好“‘躲’在手机里过年”的窘境。类似报道是否客观,广大乡村是否都如此不堪,大学生同家乡的关系是否都如此疏离,至今没有见到一份方法论上站得住脚的调查报告,也没有见到一篇学理上足够严肃的分析文章,年年只见不确定有没有代表性的个案和不知出自谁人之口的抱怨,不由得人怀疑,此类报道到底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还是只为赚取点击率的策划炒作。

这边厢媒体报道的真假尚未辨明,那边厢专家的评论纷纷登场。或者认为,以跳出农门为目标的乡村学子,一旦成功,当然不会对农村还有感情;或者认为,乡村出来的大学生对家乡格格不入,是 “因传统时代记忆载体急剧消失而产生的集体性焦虑”。很明显,一种是极端冷漠,一种是故作高深,而两者背后分明都存在人为拉大城乡反差的思维瑕疵。

所有这些以“大学生”为符号,针砭农村破败的文章常常采用的修辞手法是把城市尤其是大都市的繁华光鲜同农村的简陋破败作刺眼的对比。城市必选全国最大的,城市生活中必选最豪华的,而农村无论生产还是生活,必选让常年居住在农村中的人都无法接受的,如此才有所谓“集体焦虑感”的萌生空间。

平心想想,不要说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就是世代居住在城里的居民有多少机会分享这些令人目炫的繁华甚至奢华?不要说城市贫民,就是中等收入的个人或家庭,也未必有如此消费能力。相反,一些因为所学专业或个人能力突出而获得待遇优厚职位的农村大学生,却有可能享用之。今天,中国最繁华的超大型城市之所以持续吸引人口大量流入,就因为那里有着相对最为公平的发展机会,如果仅仅因为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市蜃楼般的“机会”,已经掌握了知识和本领的农村大学生,怎么会对大城市心向往之、留恋不舍?为什么在城市里处境远远不如同村出来的大学生的农民工,没有那么强烈的疏离感?是因为大学生自己选错了参照系而心态失衡,还是媒体刻意强化使得全社会包括大学生认知扭曲,还是专家随声附和导致公众加深了对农村和农村大学生的偏见?

其实,人们既不需要完全否认中国农村存在破落凋敝的情形,在局部地区确实相当严重,也不应该夸大其辞,好像全国农村是完全一个模样,更不宜高高在上,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姿态。在没有能力自主开展全面调研的情况下,不要人云亦云,而要坚持独立的观点,基于常理常识,作出合理判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则尽可能了解得全面些,避免选择性收集数据,防止误导公众甚或自欺欺人。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尽自己的所能,为家乡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即便不足以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至少可以让自己充实和振作些。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部分媒体从业者本身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作为“小白领”,他们眼下收入不足以支撑成本高昂的城市生活,眼睛又被灯红酒绿所吸引,失落之际,往往容易自觉不自觉地选择城乡生活的两个极端,形成过于夸张的对比,以对农村的过度贬抑,来虚增优越感,以转移内心憋屈。他们的处境值得同情,心情可以理解,他们的做法却难以为人认同。主流媒体是公器,新闻报道要讲究实事求是,舆论引导更需要认真严肃,而随意借题发挥,未必真能让自己心情舒畅、心态阳光,反有可能被自己传播的信息弄得心思不宁、心绪大坏。于人于己而言,同龄人之间多些彼此激励,要比交叉感染、恶性循环有更好的效果。

中国社会在整体进步的大态势下,不尽如人意之处还不少,有的还很严重。抱怨不是不可以,但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改进之,更加可取。

(作者:顾骏,系上海大学教授)

《中国教育报》2017年02月15日第2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热门标签

相关检索

社区

热点推荐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3516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3005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10-2020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