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首页>检索页>当前

    回归本心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

    ——访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园长胡华

    发布时间:2017-01-15 作者:本报记者 纪秀君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幼儿园的使命是什么?

        培养自信的中国儿童

        记者:13年前,您带着建一所最好的幼儿园这一梦想而来,您心中最好的幼儿园什么样?

        胡华:我从小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生活特别有热情。

    大学毕业后,我在北京幼师当老师,当得很成功,但我自己却觉得不满意。一方面,我不知道学生们在幼儿园是否能够成为一名不错的幼儿老师,另一方面,我对看到的幼儿园都不甚满意。主要是觉得孩子们没有自由,老师认为孩子们的最佳状态就是听话,这我不能理解。

    2003年我调到这里工作,当时就想,一定要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幼儿园。这些年我一直苦苦思索,身体上与精神上都遭遇了很大的变化,但这段变化与成长的经历对思考如何办好一所幼儿园非常重要。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园所的根基就是园长的根基。

    现在,我心里有一个蓝图,不是说要建一个中国最好的幼儿园,我觉得这不叫目标,我追求的目标是,要让孩子们在中国文化的滋养下变成自信的中国人。我觉得我们是有这个责任的。

        怎样构建本土化教育?

        以传统文化为线索编织课程

        记者:中国文化给您的办园思想带来了哪些给养?

        胡华: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中国儿童教育的出发点在哪里?儿童教育从来都和自己的文化有关,儿童学习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个体文化化的过程。那么,我们文化的出发点在哪里?中国哲学一直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与话语体系。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精神的境界,即达到超乎现实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见,中国文化的核心并不在于个体知识的丰富,而在于精神内核的塑造。

    探索让我们意识到,传统文化不仅是教育思想的源泉,也是教育行动的指南。一个有生命力的教育实践一定是与儿童的真实状态和需求呼应的。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关注生命,关注生活,更需要关注生命与生活背后的文化。于是,我们试着将思考放到了更宽广的体系里,开始了解站在天地间的人与万物的和谐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现在,中国的学前教育似乎一直在学习西方,我们自己的东西在哪里?我想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儿童的本土化课程体系,这是一个有中国文化线索的教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教育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有序地展开。

    在这个过程中,我完成了很多重要的思考。比如,儿童成长要完成三个联接,第一个是和自然的联接,第二个是和社会的联接,第三个是和自己的联接。儿童发展脱离不了文化,文化的线索一直交织其中,最后融为一体。儿童既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

        儿童是如何学习的?

        从儿童而来,回到儿童内心去

        记者:儿童怎样在课程中完成这三个联接?他们是如何学习的?

        胡华:说到儿童的学习,必须先从儿童的形象谈起。在我的心中,儿童是有学习能力的,也应该是具有一定“自由意志”的。自由意志意味着在和另一个人相处时,生命的能量不被控制、限制,还意味着儿童能够选择用他自己的方式学习和游戏。同时,幼儿园应是儿童获得尊重的最佳场所,他们应该随时随地感受到流动的爱意,这份爱意可以来自自然,也可以来自环境和教师。此外,儿童在学习与生活中要能体验到“自我实现”,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回到课程实施上,第一个层面要解决的是教师与儿童的关系问题,教师要帮助儿童建立安全感。安全感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很松弛的,师幼是平等的,儿童能用自己的思想去碰撞别人的思想。比如,中班曾开展“我家的垃圾”主题学习活动,老师先做了预设,认为香蕉皮、西瓜皮是垃圾,但孩子认为不是,说香蕉皮可以做肥料,西瓜皮可以做玩具。老师当时就觉得没办法继续了,只能先停了下来,重新确定课程的思路。但这就是课程,没有对错,没有二元对立。对儿童来讲,垃圾在他们眼中都是有用的东西,这就是儿童了不起的地方,他们有更为宽广的思想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是有安全感的,他敢质疑,愿意和老师互动。儿童这样做的时候,不仅在学习申辩式思维,也知道,成人和他们是平等的。

    课程的第二个层面是老师要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倾听与记录儿童。在课程中,儿童的表达教师要完整记录下来,之后,课程将沿着儿童思考的线索深入。很多人好奇,为什么要把孩子们学习过程中的所有表达都记录下来?因为,这恰恰是儿童学习中最宝贵的东西,它不仅是课程的内涵,也是成人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

    课程的第三个层面是升华。课程之初,先是打开,孩子们和老师们一起讨论、思辨,但课程到了最后,一定要合住,老师要做思维导图,把认知变成孩子们的能力,将这种认知结构变成他们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元认知能力。也许一般幼儿园的课程到这儿就结束了,但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层次,叫做“升华”。所有的课程都是有意义的,而意义的背后就是文化,我们中国人讲的超道德价值其实就是升华。比如,我们学垃圾分类,最终落脚点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如何去做。也就是说,我们课程的所有问题都围绕着儿童。从儿童而来,最终要回到儿童的内心里去,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环,完成三个联接。

        怎样看待儿童的游戏?

        乘物以游心

        记者:我注意到,幼儿园每周五是“畅游日”,孩子们可以尽情游玩,您是怎么看待游戏的?

        胡华:我们一直在探索,怎么能让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玩得更开心。更开心对孩子而言就是更自由、更放松、更能遵从自己的意愿。“畅游日”就是我们探索的形式之一。这个目标的实现,看似容易,实则不易。首先,老师得给孩子们创造轻松愉悦的精神氛围,让孩子们敢想、敢说、敢做、敢玩;其次,幼儿园得有勇气将那些看似更有价值的课程舍弃一部分。再其次,幼儿园还要放下那些和儿童安全相关的担忧;最后,我们需要大块的时间来让孩子们游戏。

    “畅游日”里,孩子们选择的游戏主题大都和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关。他们借助各种自然材料,在大自然里自由地玩耍。对孩子们来说,玩不是为了玩,而是“乘物以游心”,这是中国古人特别推崇的一个境界。在玩的过程中,他们的心在驰骋,每一次游戏,都是一次心灵的翱翔。当老师观察到这一动人的瞬间后,对儿童游戏的态度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记者:这种回归与还原儿童本真的状态,就是您的“自然主义教育观”的一种表现吗?

    胡华:是的。自然原本指事物本来的样子,在传统文化看来,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遵从事物本来的面目,才能达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境界。

    我理解的“自然主义”教育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重视自然对儿童的积极影响,运用自然、本真的方式引导儿童学习,让幼儿园里的人、事、物都回归到原本就有的自然的样子。由此形成一个和谐的气场,共同影响儿童的发展。

        家园如何和谐相处?

        执大象,天下往

        记者:一套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实施,离不开教师和家长的认同和支持,这种合力是怎么形成的?

        胡华: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在寻找个体存在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感。当老师们在工作中慢慢看到儿童的美好,看到工作的美好,看到生命的美好,这种价值感会不断固化下来。这种体验让老师们不再停留在赞赏与被肯定的层面思考工作意义,他们内心开始对工作有了一种尊敬、一种责任,对工作意义与价值的追求上升到了信仰层面。而当所有人都在信仰层面工作的时候,一定有一个教育的大气场。

    中国古代思想家王阳明特别强调“格物致知”,他认为“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当教师以“格物致知”的心态去面对工作时,不仅专业能力得以精进,也渐渐“明心见性”,看到自己最本真、最自然的样子。我经常用王阳明的思想跟老师们讲,“明心见性,是要回归本心本性”,用你的本心本性和儿童、家长的本心本性对接。

    我们有位老师班上有一个先天有点智力发育迟缓的小孩,让她很苦脑,于是她列出了孩子的十个问题,准备和孩子爸爸沟通一下。谈的时候,孩子爸爸的第一句话说的是:“老师,我特别想知道,你们还能坚持多久?”这句话一下子把老师打动了,谈到最后,这十大“罪状”一个也没拿出来,大家商议,要一起为孩子的改变而共同努力。这就是人性。

    《道德经》里有这样一句话,“执大象,天下往”。就是说,当你掌握了“道”的时候,就应该坚定走下去,天下的人就会渐渐归顺。当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不媚俗、不盲从时,家长也渐渐成了我们志同道合的伙伴。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但“道”在哪里?“道”在自然里,在生活里,根源还在人的心里。对我来说,回归本心本性,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本报记者 纪秀君)

    《中国教育报》2017年01月15日第2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热门标签

    相关检索

    社区

    热点推荐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3516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3005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10-2020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