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首页>检索页>当前

    从“留住档案”到“留住人才”

    发布时间:2017-01-10 作者:若禹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我们期盼教育行政部门能靠人性化的管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物质待遇、可供教师发展的平台,让更多的教师对学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与工作单位达成一种心灵的契约。

    当前,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了防止优秀教师外流,扣押希望调动教师的档案,以此来控制人才外流,但最终效果并不好。不少时候,希望调走的优秀教师在跳槽中都会伴随着矛盾冲突,教育行政部门扣着教师的档案不给,教师死不回头,结果两败俱伤,要么一个愤怒而去,一个名誉受损;要么一个最终没走成也没了心思好好工作。

    这种靠“扣押档案”强行留人的做法,不能“标本兼治”,只能给教师带来更多心理上的伤害,造成行政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对立。笔者认为,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要想避免优秀教师外流,应该像大禹治水一样“宜疏不宜堵”,从源头上找办法,为优秀教师交流“保驾护航”,让其产生更多的正能量。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教师也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权利。教育人才的合理流动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从更高一层来讲,让每个人在适宜的环境中发挥其更大的潜能,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殊不知,现在许多经济发达地区已经为优秀教师开辟了“绿色通道”,可以为优秀教师重新建立档案。那种强行扣押教师档案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有了梧桐树,才会引得金凤凰。教育行政部门不能靠强硬的手段留住人才,而需要“从长计议”。我们期盼教育行政部门能靠人性化的管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物质待遇、可供教师发展的平台,让更多的教师对学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与工作单位达成一种心灵的契约,从而真正留住优秀教师。

    其实,许多优秀教师“跳槽”,不仅为了更诱人的经济待遇,而是希望有一个更能实现自己教育理想和抱负的平台,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可见,教育行政部门要真正从“惯性思维”中走出来,成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总设计师,要树立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思想,努力为教师一生的幸福与发展奠基,使教师能安心、舒心工作,为教师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让教师真正享受职业的幸福。

    因此,要实施“待遇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情感留人”的留人战略。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要关爱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生活待遇,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为他们的生活排忧解难。

    解决优秀教师的住房问题、医疗保险问题、孩子入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优秀教师福利待遇,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通过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和教学奖励制度改革,让教师立足现实,心向未来,最大限度发挥个人优势,实现自我价值。特别是对一些有思想和个性的教师,更应该为他们创造适宜的环境,给他们提供一块能够进行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将他们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静下心来做“真研究”,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本土教育家。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只有具有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真正树立了“以师为本、视师为才、人尽其才”的理念,才能真正留住优秀教师的心。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序、合理、科学地实现优秀教师资源的流动,更能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人才交流下活区域教育发展“这盘棋”,让更多的教师心中有理想、有追求。

    为此,可以实施“校长和教师双向选择”的交流机制,让校长和教师都有选择权,让优秀教师在更适宜的环境中成长,从而发挥自己的教育才能。其实,培养和使用优秀教师比“引进”更重要,许多优秀教师频繁“跳槽”正验证了这一点。可见,教育主管部门要科学谋划区域教育人才发展战略,改善人才培养机制,创设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才会促进区域内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提高,真正提升教育的内涵和品质。

    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行政处于强势地位,这对教育发展并不是很有利,教育行政逐渐暴露出在体制、观念、操作上的弊端。我们期盼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能够克服长官意志,少一些教育强权,多一些人文关怀,尽快实现从“留住档案”到“留住人才”的华丽转身,真正成为教师心目中区域教育发展的“领头羊”,实现教育人才交流的新常态。

    《中国教育报》2017年01月10日第5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热门标签

    相关检索

    社区

    热点推荐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3516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3005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10-2020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