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首页>检索页>当前

    改革,向难啃的骨头开刀

    ——北京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透视·启示篇

    发布时间:2017-01-07 作者:本报记者 蔡继乐 施剑松 李澈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16年4月底,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向社会发布研究报告称,他们委托专业公司对2015年全国19个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的调查显示,北京市的满意度与5年前相比增幅超过24%,增幅排名第一。

    作为一个有着810万外来人口、常住人口总数达2100万的全国特大城市,北京市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能在几年内取得这样的进步,实属不易。

    就连一向对北京教育多有批评的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也发出感叹:“在我看来,北京教育改革最大的变化是2015年实现了就近入学,一举破解了持续十几年让人无奈而又悲观的小升初乱象,并一举走在了全国前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可谓是力挽狂澜。”

    老百姓对教育均衡满意度的增加,是对北京3年来大刀阔斧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取得突破的认可。

    那么,北京的教育综合改革为什么能在短短几年内取得突破?有哪些值得各地思考和借鉴的启示?

        敢于碰硬 不畏改革之难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一定会触及一些群体的利益。”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说,“但是,如果我们瞻前顾后,不敢碰硬,不敢打破利益格局,那么改革必然难以取得突破,只会引发群众更大的不满,最终不利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最能体现他这段话的,莫过于北京3年来铁腕治理“择校热”的改革。

    北京的“择校热”曾经有多热?曾有家长这样总结北京的“小升初”方式:共建、占坑、奥数……足足列出16种。网上还曾经流传这样的话:“有权有钱找共建,无权有钱去占坑,无权无钱拼奥数。”

    与“择校热”相伴而生的各种教育乱象,曾让首都百姓痛恨不已。

    条子生、共建生,说到底是权力介入招生,破坏了正常的教育秩序,伤害的不仅是教育公平,也可能成为滋生教育腐败的温床。

    无疑,这是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敢不敢向权力开刀,能不能根治“择校热”这个顽疾,成为检验北京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践行教育民生观的“试金石”。

    时任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一上任就下了决心。他在一次会上说:“面对择校顽疾,我们等不起、拖不得,必须果断解决、当断则断。不断就没有出路,慢了会贻误时机,付出的代价将更大,会引发群众对教育改革的失望和不满,不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和气氛。”

    决心既下,行动必须果断有力。2014年4月,北京铁腕取消“共建”,堵住特权入学通道。

    一个月后,北京再祭出15条“禁令”,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用制度彻底堵住“以钱择校、以分择生、以权入学”的行为,同时打断了名校在义务教育阶段“掐尖”的念头。

    北京市教委不畏艰难、敢于碰硬的有力举措,在首都百姓中引起强烈反响。一位学生家长说:“取消共建,让我们感受到市教委治理‘择校’乱象的决心。”

        集中力量 打好“歼灭战”

    北京市这一轮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过程中,除了要面对整治“择校热”这样难啃的硬骨头,还必须解决好一些因长期积淀难以根治的问题。

    “对这类难题,北京市采取的是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策略。”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三点半问题”就是北京市此轮改革遇到的一个难题。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这是近10多年来,从教育部到各地教育部门狠抓中小学生“减负”带来的一个让人无奈的结果。

    2013年,北京推出“史上最严减负八条”,明确要求小学生在校时间不能超过6个小时,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8个小时,每天下午3点半,学校准时放学。

    “减负八条”确实减轻了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广大中小学生拥有更多课外时间追求个性发展。但是,每天下午3点半放学后,接孩子下学成了让很多学生家长头疼的问题。加上社区教育发展滞后,不能有效解决孩子放学后的活动和教育问题,“三点半问题”由此产生。

    这个问题不解决,还将严重制约素质教育在学生课外时间的良好开展。这成为摆在北京市教委领导面前的一道不小的难题。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北京市找到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解决之道。

    从2014年1月开始,北京市推出全市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年投入5亿元用于中小学生课外体育、文艺、科普社团活动。

    根据这项计划,各中小学每周至少3个下午放学后的3点半至5点这段时间,都会安排课外活动,而费用由财政部门按照城区生均400元、远郊区县生均500元给予补贴。

    “这项课外活动教育公共服务,真正达成了为家长解忧、让学生受益的目的,成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教育民生工程。”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

        问题导向 精准破解难题

    深度观察北京3年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项举措,可以归纳为“问题导向,精准破解难题”。

    对此,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这一轮教育综合改革,我们强调根据实际情况,区分不同问题,精准把脉,对症下药。说得白一点,就是没有套路,什么办法管用,就用什么办法。”

    以北京市推出的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改革为例。2015年5月,北京市提出,将支持部分职业院校与示范高中、本科院校、国内外大企业合作,选择对接产业发展的优势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进行贯通培养试验。

    贯通培养的年限共7年,前5年接受基础文化课程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后两年接受本科阶段教育。

    为什么要推行职业教育贯通培养?这是北京市综合分析职业教育面临日趋严重的生源危机后,充分利用北京示范高中和高校资源丰富的优势,而推出的一条发展职业教育的特色之举。

    再以引发社会普遍关注的北京中高考改革为例。以往,每年中高考试题偏难。为了让孩子在考试中能拿高分,家长们不得不花钱让孩子上昂贵的课外补习班,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其实,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些年教育部门一直都在做,但成效显然并不理想。根子在哪里?一位教育专家指出症结所在,“根子就在考试评价上,只要中高考不变,所有改革都白搭”。特别是中考,这是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产生实际影响的考试。

    从2013年开始,北京市开始着力中考改革,首先一条就是“降低难度”,即大幅调整那些难度系数在0.2以下的题目比例。同时,在命题方向上更加注重考核学生的思维,在宽度和广度上做文章。

    当然,降低考试难度并不是灵丹妙药,并不能解决目前北京基础教育学科教学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但是,这种变化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使孩子不再为了高分而学习,也倒逼学校从“重分数”转向“重能力”。

        因区制宜 务实推进改革

    翻开北京市的地图,可以看出,从主城区到近郊区,再到远郊区,北京市各个区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教育资源的配置状况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这样的区情,要求我们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过程中,不可能整齐划一搞一刀切,而是鼓励各区根据区情,因区制宜,务实推进改革举措。”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以北京市这一轮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例,北京市各个区的改革路径和策略都不尽相同。

    海淀区在北部地区通过筑巢引凤,新建了一批名校分校,在南部地区通过教育联盟,让优质校整合薄弱学校,快速做大区域优质教育资源“蛋糕”。东城区推行“学校深度联盟”,由名校牵头组建教育集团,通过干部教师跨校交流、以街道为单位划分学区等方式,进一步平衡校际差距。丰台区以龙头校为主组建教育集群,构建集群内学校既自主又合作的“1+N”教育共同体,推动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一些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区,则把目光投向主城区,积极推行跨区合作模式,即穿越区际边界的深度合作。比如,石景山区与北师大合作继续研发“绿色教育”理念和模式;通州区与东城、北师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师生交流、跨区选课和战略研究、质量监测等实质性合作;怀柔、延庆与主城区优质校“手拉手”,怀柔所有学校与西城区优质校对接。

    强调因区制宜,并不是要减轻市教委对改革的主导责任。相反,市教委站在统筹全局的高度,通过市级项目接连推出教育实事工程。比如,已经实施3年多的全市城乡一体化办学项目。从2012年至今,北京用3年时间在全市相继建成了65所城乡一体化学校,有力地推动了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远郊区辐射,加快了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

    “因区制宜、问题导向、整体协调,务实推进改革,让孩子有更多的获得感,同时推动了教育整体改革的进程,最终有利于将改革落到实处。”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本报记者 蔡继乐 施剑松 李澈)

    《中国教育报》2017年01月07日第1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热门标签

    相关检索

    社区

    热点推荐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3516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3005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10-2020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