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首页>检索页>当前

    课堂卡壳不妨问计于生

    发布时间:2017-01-04 作者:张小艺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近日听了一节公开课,年轻的授课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而且精神紧张,课堂过分预设,学生被生硬地牵着走。更为尴尬的是,在处理一个教学难点时老师竟然卡壳,本来就不活跃的课堂顿时一片沉寂,台下的目光齐刷刷盯着台上满脸通红的老师。就这样大眼瞪小眼地沉寂了数秒钟,这位老师深呼吸了一口气,用很诚恳的语气说:“同学们,这个问题的确不好懂,老师分析得不到位,同学们商量一下,看谁有好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老师话音刚落,教室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原本沉闷的课堂突然像炸开了锅,同位及前后桌的同学迅速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讨论。几分钟过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老师在学生讨论的间隙也调整了思路,师生互动,圆满地完成了难点知识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老师的讲解还是学生的回答,遭遇卡壳现象很正常,此时不妨把目光转向学生,通过“问计于生”打开学习的新局面。

    教师在讲解中出现卡壳现象司空见惯,此时应力避手忙脚乱、心烦气躁,更不能含糊带过或绕道而行,而应在保持头脑冷静、心态平和的同时,坦率地“问计于生”,将卡壳的尴尬转化为教与学的一次共同“精神探险”。教师可以采用问题讨论的形式推进教学,以尊重的口吻设疑或者布置讨论话题:“今天的学习有些特别,老师也遇到了思维的障碍,我宣布暂时退居幕后,请同学们唱主角,给老师指点迷津。”“老师认为同学们有智慧自主解决好这个问题,请小组内讨论一下,并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成果。”“以前总是老师给大家出招,为师今天大脑短路,谁能换种方式帮忙把问题讲清楚?”这样的教学策略会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真诚、激励和信任,彰显自我价值的勇气倍增,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充分调动起来。教学难点由老师一肩扛转向师生共同参与,多维度突破,卡壳点灵活转化成了课堂的提升点。“问计于生”的教学智慧也让学生认识到老师不是万能的,书本上的知识不能涵盖一切,从而在主动学习知识、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求学精神。

    当学生在回答问题出现卡壳现象时,很多教师为免于“冷场”,要么频繁换人追问答案,要么匆匆忙忙自己代劳,自问自答草草收场,忽视学生思考体验的过程。此时,不妨同样“问计于生”,靠集体智慧走出卡壳困境。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请大家思考,帮助xx同学走出解题思路的误区。”“怎样辩证评价xx同学的观点?”“xx同学的回答大家有哪些补充?”等等,引导学生展开生生互评。学生往往更能感知彼此的内心想法和思维方向,评价更具有针对性,也易于其他同学理解接受,在你说我评、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拓宽原有的思路,同时触发灵感,不断启迪思维创新发展,于是,卡壳的问题就在学生们你来我往的思想交锋中不断打开新思路,在老师的因势利导下自然生成新知。(作者:张小艺,单位:山东省滕州市教学研究室)

    《中国教育报》2017年01月04日第9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热门标签

    相关检索

    社区

    热点推荐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3516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3005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10-2020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