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首页>检索页>当前

    家校沟通别光说不练

    发布时间:2017-01-04 作者:唐守伦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课间十分钟是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但据报道,广州水荫路小学三年级某班班主任却规定部分男生下课后不能自由走动,想上厕所要向班干部报告,同意后方可分批去。之所以制定上厕所要报告的班规,是因为部分男生违反课间纪律导致班上失去“流动红旗”。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了解此事后,迅速成立调查组,进入学校开展调查,对涉事教师暂时停职处理,并要求学校做好当事学生的心理辅导。然而,校方迟迟却没有出面发声,不由让人心生纳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家校沟通怎么了?

    就拿这则受到关注的新闻来说,顽皮是孩子的天性,很难保证每个孩子不犯错误。如果家校沟通机制十分畅通,也许就不会有上厕所要打报告的“土规定”出现,如果家校沟通工作机制不是停留在“纸上谈兵”,做得细一点实一点,就不会有学生家长“我的孩子为什么下课不能上厕所”的质疑,学校和老师也许就不会被推上舆论风口……

    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一致、形成合力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态度、力度、深度,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质量,制约学校的和谐发展。那么,家校沟通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从家长层面来看,有的家长与家校的沟通观念还比较淡薄,片面地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只把孩子照顾好就够了,即使与老师沟通频率也较低,只在开学时与老师作个简短地交流。从学校层面来讲,家校沟通制度虽有了,却普遍存在沟通落实不力的现象,轻视家校沟通这一传统“教育法宝”。有的家长遇事不够冷静,以至于教师常常遇到来自家庭、令人不快的场面,对家校沟通失去了兴趣。部分老师和家长忽视填写《家校联系卡》等联系纽带的作用,填写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难以掌握真实情况。有时即使有热心家长主动向学校反映情况,提出可行性的意见,但学校重视不够,往往没了回音,久而久之,家长与学校沟通的积极性下降,影响了家校沟通的健康发展。

    实践证明,良好的教育需要家校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只有老师与家长之间深入、坦诚的沟通,才能对孩子有全面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因人施教。因此,家校不妨互换角色思考,多些心贴心地互动沟通。学校把自己的教育目标、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向家长明确,家长也应该把自己对子女的期望、育人方法等向学校表明。通过不断地谋合、协商,力求在教育目标、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方面达到一致,有的放矢地实现教育目标。在沟通方式上,既要弘扬传统的家校沟通方法,又要与时俱进地丰富沟通平台,既要重视用好家校、家长委员会等面对面沟通交流的途径,也要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新平台,让家校沟通更快捷更有效。同时,学校还要注重建立科学的家校沟通评价体系,加大督查和跟踪问效的力度,促进家校沟通落地生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家长和学校共同担负着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重任,为此,笔者呼吁建立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变“纸上谈兵”为“实战演练”,在实践中提高家校沟通的水平。

    (作者系江苏省镇江市教育局公务员)

    《中国教育报》2017年01月04日第2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热门标签

    相关检索

    社区

    热点推荐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3516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3005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10-2020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