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首页>检索页>当前

    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声音盘点

    发布时间:2016-12-30 作者: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16年10月20日,由中国教育报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颁奖仪式在京举行。

    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得到了国内160余所高校积极响应,2120名大学生成为大赛官方平台的注册评论员,共收到大学生来稿2930篇。

    当代大学生将眼光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用敏锐的眼睛来洞察现实,针砭时弊,再结合自身专业和特长,有感而发,所写的评论论据自然真实,文章鲜活而有说服力,体现出广大学子冷静敏锐的眼光和严谨的思维逻辑。

    很大程度上,他们的文字反映了当代青年的视野,彰显了社会变迁,也是这个时代最朝气蓬勃的声音。

    在信息日益快餐化、碎片化的新媒体时代,新闻应该慢一点、深一点。互联网应成为这个时代真正的“意见的市场”,而不是上演悲剧、闹剧的反转舞台。

        ——《多点理性就少点“反转闹剧”》,邵景楷/上海外国语大学

    “扶老人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中的矛盾冲突。只有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才能真正保障勇于扶起老人的善良人们的利益。

        ——《“扶老人险”难消扶老顾虑》,张千千/中国人民大学

    对于高校的评价应该更加细化,根据各项指标机械加减而得出的星级评定,无论运用了怎样的运算公式,其科学性都是难以让人完全信服的。

        ——《高校评级别搞成“数星星”》,杨浩/中国人民大学

    我们拒绝不合宜的“道德绑架”,但没有理由认为“道德”缺失亦是个人选择,他人没有批评的资格与必要。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绝不能够仅靠政府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贴在墙上的苍白标语。

        ——《你拒绝的是道德绑架还是道德?》,贾晓霖/山东大学

    教育无小事。当上级主管部门不辞辛苦查找问题时,各大高校也应勇于担当“教书育人”的职责,正视自己的问题,而不该为了追求“完美”损害学生权益。

        ——《不能打着“完美”的旗号折腾学生》,陈永斌/浙江师范大学

    全民科普,成年人不该缺席。创新科普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做好科学传播,真正做到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谣言自然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全民科普,成年人不该缺席》,班志斌/重庆大学

    “诺奖热”应该是点燃民心的一把火炬,是科学教育的一个契机,是高尚精神的一杆路标。屠呦呦及其团队让我们心生敬意。

        ——《“诺奖热”应该“热”什么》,朱清/上海杉达学院

    《中国教育报》2016年12月30日第2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热门标签

    相关检索

    社区

    热点推荐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3516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3005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10-2020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