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首页>检索页>当前

    “如果我离开,村里孩子读书咋办”

    发布时间:2016-12-19 作者:通讯员 陈万民 本报记者 徐光明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如果我离开,村里孩子读书咋办”
    ——记江西省铅山县天柱山乡紫源教学点教师王先秧

    江西省铅山县天柱山乡紫源教学点位于武夷山里一个偏远的山村,距县城60多公里。这个教学点有7个学生,其中一年级3人、二年级4人,王先秧是这所教学点唯一的教师。

    王先秧瘦瘦小小,但一双眼睛很有精气神。初见时,他正在给二年级学生上语文课,没有注意到有人来访,仍声情并茂地讲着课。直到一节课结束,王先秧才发现记者一行。

    王先秧今年59岁,42年来,无论校舍如何迁移,师生如何变动,他始终坚守在大山深处的讲台上。

    1975年2月,天柱山乡邓源村赵家坞教学点原来的代课教师退休了,30多名学生面临无书可读的窘境。村支书找到王先秧,要他担任赵家坞教学点的代课教师时,王先秧连报酬也没问便一口答应了。

    赵家坞终年云雾缭绕,山路崎岖。开学发课本,王先秧步行十几公里到乡中心学校用肩膀抗着一步步挑上山;缺少课桌凳,王先秧便走家串户向学生家长借;3个年级学生的课程,王先秧全包了。就这样,王先秧领着每月18元的微薄工资,在赵家坞教学点坚守了4年。

    “我教了42年书,全部是复试班教学。其中一人一校就有37年。”说起自己的教学经历,王先秧没有丝毫抱怨。

    “王老师从不计较,哪里缺教师就去哪儿教。”说起王先秧的从教生涯,天柱山学校校长孔伯春动情地介绍说。

    1981年下半年,根据安排,王先秧回到了家乡所在的高佳山教学点任教。工作地点换了,但教学环境和条件却没有丝毫改善。

    1986年上半年,赵家坞教学点原代课教师嫌工资太低离职外出打工去了,一时请不到代课老师。王先秧知道情况后,主动要求再去赵家坞任教,将高佳山代课的工作交给了别人。在那里,一干又是两年多。

    1989年,王先秧又回到了高佳山教学点,继续从事着平凡又繁重的教学工作。1999年,高佳山村村民陆续搬离,学生数大幅减少。1999年下半年,高佳山教学点撤并入紫源小学,王先秧又成了紫源小学的教师。

    亲戚朋友都劝他申请去乡中心小学,他说:“如果我离开这里,村子里的小孩读书怎么办?作为家乡人,不能苦了下一代啊!”

    有些农村孩子家里条件困难,一时交不起学费,王先秧总是先帮他们垫付学杂费。至今,在王先秧的办公桌抽屉里还保存着不少家长写给他的欠条。

    42年,王先秧教过的许多学生先后走出了大山:王骏,考上了武汉大学,后考研进入清华大学,现在在美国留学;李辉,军校毕业,现在是正营级干部;汪浩然,在浙江永康自办模具加工厂……没有什么比看到教过的学生取得成绩更能令他欣慰的了。

    明年,王先秧就要退休了。他说,只要山里的孩子需要,只要学校需要,他愿意一如既往在山区再教10年。(通讯员 陈万民 本报记者 徐光明)

    《中国教育报》2016年12月19日第3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热门标签

    相关检索

    社区

    热点推荐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3516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3005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10-2020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