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首页>检索页>当前

    带着思想去实践

    发布时间:2016-12-14 作者:马宏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探寻·校长领导力之队伍引领①

    主持人

    叶翠微,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校长,浙江省功勋教师,浙江省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高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战略发展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

        主持人语

        引领团队的“两盏灯”

    学校发展从来绕不开校园价值引领。重庆巴蜀小学马宏校长长袖善舞,追根溯源,从学校历史长流中的“巴蜀精神”寻找时代灯塔。

    第一个是“真”。好一个“真”!撩开了办学的层层面纱,直逼教育的本真,由本真建构办学纲领,形成行动支持,内化情感沟通,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真气象也!

    第二个是“动”。一个洒脱的“动”,道出了办学者的情趣。“动”在平台生成,“动”在思维转变,“动”在文化自洽,历现出教育的《清明上河图》,而此“动”非彼“动”!

    这两盏亦近亦远、亦明亦暗的闪烁灯塔,活生生告诉我们:唯教育者,必须信守教育的本真;唯办学者,必须潜心教育的实践。从源起步,认知对称,知行统一,方可“玩”出教育的精彩!

    马校长在悄悄地践行着这一切,也在悄悄地告知我们:“玩”教育真的离不开“真”与“动”!而这恰恰就是一个校长的团队领导力。

    每一所学校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源于它由来已久的使命和责任。    1941年1月1日,我校首任校长周勖成写下了《巴蜀精神》一文,用“真”与“动”二字,对教职工思想境界进行了自我表达。我校团队践行“真”与“动”的巴蜀精神,紧紧围绕国家核心素养和巴蜀育人目标去叩问与追寻,打通“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引领实践探索”和“自下而上现场创新,推动思想丰厚”两条路径,研究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与转化,推动“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安静务实地加强队伍建设,带领教师团队带着思想去实践,走稳教育实践征程的每一步。

    “真”价值引领出团队好生态

    正如《巴蜀精神》一文中所说,巴蜀精神是“真”——“处事真切,待人真挚。”我校的管理文化,建立在对人的充分尊重之上,植根于常态教育生活,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管理文化:管理是精神的引领,是行动的支撑,是成长的促进,是情感的沟通。让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和境界生活成为巴蜀小学教师幸福追求的目标愿景。基于人,为了人,发展人,学校尽其所能,勇挑责任,从内到外构建和谐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

    第一,重视价值引领,物化办学纲领,做好学校顶层设计。

    教育是做的哲学。课堂和学生,永远是律动教育最鲜活的名片。崇尚学术、敬畏专业的巴蜀人始终带着思想去实践,强化“以学术方式守候生命静好”的价值领导,在稳中求变,在变中发展。安静务实地渐进推动基于学科课程综合化实施的现场发现和理性思考。

    自2009年以来,学校经过反复调研、多方研讨以及数次易稿,以三年为界,持续进行学校工作的顶层设计规划。每一年的“三年规划”,都会在总结中开启,首先细致梳理过去的成绩与真实存在的问题,由校长室带领学术委员团队初步拟定“三年规划”方案,接着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征求意见或建议,让管理干部、学术委员、一线教师,甚至是广大家长参与进来,就发展方向或文中措词字斟句酌,反复商议。最后,形成定稿,成为办学纲领并随时遵照。

    在每一轮的“三年规划”中,既有总的目标、措施、成果影响,也有每一年的工作重点与推进策略、物化成果的具体体现等;既有具体的内容及任务,又有各年的侧重与突破,让领导、教师了然于心,有序推进。

    第二,重视行动支持,优化教育现场,带动全员务实练兵。

    管理需要精神的引领,更需要行动的支持。我校的管理立足于传播经验、诊断问题、促进反思,管理者力求成为教师行动的有力支持。

    巴蜀行政会,在常态化研究中进行思想引领,系统推进。教研工作坊作为学校常态研究平台,以校长室为引擎,以行政会为研究和学习平台,带动学科和年级部,进行有系统有步骤的推进。

    巴蜀学科共同体,则在样本引路中让各方互相借鉴,共谋发展。以相近学科(小学校)组成研究共同体,通过每周聚焦一个研究点,团队在学习和共识中一起做,在实践和对话中做出来。通过分管校长的跟进与学科组之间的互相融通,在同方向的研究点上,互相学习,不断推出阶段性的典型引路团队作为示范,以此促进教师从学科人到教育人、从经验型到研究型的转变。

    巴蜀的律动研究室,重在问题导向中全员练兵,优化现场。通过在10个学科、5个小学校分别组建15个律动教研室,于问题导向中,深化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程综合化实施进程。通过这些律动研究室,推动全校进行全员大练兵。

    一所学校的办学视野和情怀,不只局限于亮点思维,而更应着力于全局的改变:通过每一名教师观念与行动的转变,来优化常态的教育现场,带领团队将开放的问题作为任务驱动,通过行政会共同的教研碰撞,促进一致目标、个性路径的共同成长,推动“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研究的深入。

    第三,重视情感沟通,多元深度互动,建设心灵共同体。

    关注人的情感,帮助教师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是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校在积极寻找情感沟通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每位教师的生日,学校物业部都会送上专属的水果拼盘,更有温馨的集体生日会,传递来自年级部的真诚祝福;每逢六一儿童节,总有精美的小礼物送给教师子女;每逢重要节日,总有来自学校的温馨祝福通过移动端传递;每逢秋季,总有学校赠书,更有E时代读书计划,作为巴蜀官微固定栏目每周推出,引领教师徜徉书海,共同学习。

    学校领导班子开门纳谏,搭建务实的平台,聆听不同层面服务对象的真诚建言。每一学年度开启之际,我们会诚邀每位教职员工将对学校的意见与建议,发到我们的个人邮箱;每次行政会对各小学校、学科组的推荐,我们既表达真诚的欣赏,也当面提出诚恳的建议。这是开门行政会议的常态。每期的学校满意率调查,我们真诚听取每位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并在专题行政会上进行分析,谋求改变措施。

    从书面到网络,从电话到面谈,从会议到活动,我校有效利用各种信息平台,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心灵共同体。

    “动”常态打造成好品牌

    “动”是巴蜀精神的第二个关键字。始终是动的,不滞留在某一个时间里,也不拘泥在某一份动境里。这种精神,这股子劲儿,是巴蜀教育先辈给巴蜀的定调,也造就了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求变的巴蜀教育路。

    第一,重视平台搭建,深入合作互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校专业学习共同体平台的建构,立足于灵动的教育现场,通过教师自我反思与行动改进,有规范、有特色、有风格、有主张和有系统地架设起连续发展的脚手架。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让学生获得灵动发展的同时,也令自己获得自身专业的成长。由此,促进教师形成深度合作互助的文化氛围。

    “学术年会”催生全员培训。我校自2003年开始举行的学术年会,今年已经进行到第13届,研讨主题也从“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延展到“课程综合化实施策略”。每一年的学术年会,不仅对前一年学校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进行回顾和梳理,为新思想、新方法的创生提供宽松的土壤,同时还以10个学科组牵头,推进教科研整合,给教师进步注入了身边的源头活水。

    “阳光杯教学竞赛”则促进个人与团队共成长。我校制定了每学年都覆盖全体教师的“阳光杯教学竞赛”,达成“以赛带训”,覆盖各个教龄段的教师。同时,组建跨阶段成长的教师共同体——学校要求每一名参赛教师背后都要有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团队,倡导“基于团队的个人发展”。

    “学术沙龙”引领学习共同体。我校开展了以学术委员、学科组长为召集人的学术沙龙活动,组织教师就律动教育案例、律动教育故事展开充分的对话、交流。让教师畅谈自己在律动教育过程中的心得、感想和困惑,分享他人的收获、体会和经验。

    第二,重视思维转变,深化多元实施,撬动教育现场常态改变。

    学校以目标更新、内容重构、教学方式变革及多元主体作用发挥等为支点,形成了素养落地的合力,撬动了教学现场常态中的改变、学生素养的提升和学校素质教育的再发展。课程是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需要整体规划。基于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我校不断总结多年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强化“巴蜀型”学生的特质,并将其校本化地表达为“培养头脑科学,身手劳工,自信、豁达、优雅的现代公民”的学校育人目标,将之具体转化为各学科的核心素养,清晰确立了学校“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课改主题。

    我们结合对小学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理解,来深化课程综合改革,建构了“333”律动课程体系。第一个“3”是指基础学力、生活实践、潜能开发三类课程,其中基础学力课程的目标是夯实学力,打牢文化修养基础;生活实践课程的目标是养育习惯、培养德行品质等社会参与素养;潜能开发课程的目标是强调问题解决与创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二个“3”是指教室小课堂、学校中课堂、社会大课堂三种形态一体化育人模式;第三个“3”是指律动教育的“尊重、激发、共生”三要素。律动课程体系的系统建构,让学生的学习完全回归完整的生活。

    近年来,我们体会着综合评价改革带来的转变,主动思考每一次行动及其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当然,这改变的不仅仅是形式,更重要的是在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评价价值引领、协同课程改革的巴蜀路径:着力联通国家育人目标与学校教育的现场,通过国家核心素养到学校的转化与综合化实施推动教学内容和进程的优化,选点突破促进素养的内化,现场改变彰显素养外化,激发凝聚素养落地的内生与外在力量。

    第三,重视文化互助,全面开放,传递教育改革好声音。

    作为唯一一所入选重庆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小学,2015年,我校深化坚持了12年的“1+1+N城乡学校文化互助”成果。同时,以“百姓身边好学校”建设标准为行动指南,通过先行先试,把“1+1+N”项目的首创策略沉淀为管理制度,扩大巴蜀品牌效应,在奉节、酉阳、彭水、万盛、黔江、永川、巫山、开县、铜梁、綦江等10个区县开展项目试点工作。我校还整合与重庆市小学校长联谊会所涉友好学校以及与璧山、合川等地深度合作项目,使试点范围遍及全市五大功能区。我校党员干部团队深入项目学校展开实地调研,并与这些学校共享律动教育实践经验及其成果,以此促进重庆市城乡教师之间的互助发展,提升项目参与学校的办学水平。

    (作者马宏 系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6年12月14日第5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热门标签

    相关检索

    社区

    热点推荐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3516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3005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10-2020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