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首页>检索页>当前

    陈维龙:和雅教育飘出山茶香

    发布时间:2016-12-14 作者:本报记者 齐林泉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剪影 乡村校长系列·浙江温州篇③

    坐落在浙江温州苍南桥墩镇五凤茶乡的五凤学校,已有百年校史。这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曾经“五易校址,八更校名”,盛况空前。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处偏僻山区、条件差、师难留等劣势很快凸显,学校规模急速萎缩。截至2012年,学生在10年里由1200余人减至300余人。此时,陈维龙接任校长,面对具有时代典型特征的挑战,他探索出适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符合校情的以“茶韵文化,和雅教育”为特色的办学实践,让山巅茶乡的学校再度恢复生机。

        带活年轻教师队伍

    五凤学校是陈维龙的母校,他对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毕业后他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从普通教师到教务处副主任,从政教处主任到副校长,直至2012年任校长。眼看着这所学校跌入低谷,他心中很焦虑。

    陈维龙清醒认识到,对于一所茶乡学校来说,尽管这几年政府又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办学硬件有所提升,但在软实力方面却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学校85%以上是留守儿童,家长教育意识和能力欠缺,学生普遍不太重视学习;由于山区学校条件差、路太远,教师流动不合理——调入的清一色是新教师,而调走的都是有经验的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下滑;教师教学观念方法旧、应试教育观念强、改革顾虑多,教学时间长、教学对象多、工作压力大,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升学压力大、自由活动少、睡眠时间少、学习时间长、学习内容多,学习效率低下。陈维龙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

    “问题症结在于教师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因为整体上还是年轻教师多,能力应该都是有的,当时教师工作实际上就是人心不稳,如果工作实一点,投入多一点,孩子们都会有需要的。”于是,陈维龙开始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新教师的年轻与冲劲,并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干劲。同时,大力鼓励教师学习,为想学习的教师提供便利,并制订长远的教师培训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青年教师和各类教师的培养工作,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此外,陈维龙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让青年教师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开阔眼界,拓展思路。

    一年下来,陈维龙在教师培训上投入的经费占到公用经费的29%(考核指标为10%)。但回报也是令人惊喜的,学校在第二年中考中学区成绩名列前茅。随着学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县学科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教坛新秀及教学新苗大量涌现。由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几年学生数量也开始回升——由2012年的397人增加到现在的439人。

        构建和雅教育体系

    为进一步将自己的办学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以保证学校不会由于骨干教师流失而在教学质量上遭到冲击,陈维龙重新挖掘和凝练学校已有的文化内涵,根据“清、静、雅、和、礼”这一茶乡文化核心品质,提出“和雅教育”办学体系。

    “雅课程”是这一体系的一个重要支点。学校为构建适合校情的基础性与拓展性课程体系,一是开齐、开足基础性课程,并通过校本化实施,重点改变语数英等学科基础性课堂教学“从学会到会学”的“和课堂教学模式”;二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开设“和雅”拓展性课程群,即和雅素养课程群(德育)、和雅茶韵课程群、和雅美体课程群(体育)、和雅美艺课程群(艺术)、和雅美言课程群(文学)、和雅美智课程群(科技),采取面向全体的教学和走班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为了促进拓展性课程高质量的开展,学校除了重视师资聘用、项目精选,还关注过程管理,把所有项目都纳入“和雅”评价体系内。

    “和课堂”是陈维龙追求民主、合作、高效、和畅课堂,完备和雅教育的另一个支点。“由于教师流动大,新教师增多,他们缺乏教学经验,很难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课堂上。为减少教师流动给教学质量造成影响,同时根据新时期育人观,学校积极探索适合校情的教学模式。”陈维龙和学校中层设计出了先学模、再用模、最后跳出模的教学模式,让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年段特点、教师特点,灵活运用模式,以达到更高效课堂,同时防止教学模式化之后出现僵化现象。

    整个“和课堂”是以导学案为自主学习载体、以小组文化建设为合作学习前提、以小组合作为有效学习关键、以当堂反馈为教学质量保证的自主管理和自主教育的教学模式,其最终目标在于,达到学生“想学习、会学习、学会了”的效果。

        传承山乡茶韵文化

    对于土生土长的茶乡人陈维龙来说,地处茶乡深处万亩茶园中的五凤学校,不仅是教孩子们课本知识的场所,也是传承、发扬茶乡文化的阵地。

    陈维龙带领师生在校园内布置茶文化,把办学理念融入到校园的角角落落。一进校园,就能看到校门左边茶壶倒水景观和镶嵌在背景墙上的校风。他把校训融在茶文化浓郁的大厅里,把学风植入学生的阅览室主题墙上,把教风挂在教师办公室里。学校各楼层分别以茶文化的核心品质“清、静、雅、和”四字为主题,设计优美图案,并配上名言诗句对相关主题进行诠释。

    他还与师生在校园里开辟茶园,种植各种茶树;开设茶室上茶课,让学生通过每周一节的茶文化课学会鉴茶、泡茶、赏壶以及茶礼仪;开发校本教材,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对茶叶的色、香、味、韵的品饮技艺和茶道、茶艺、茶文化进行研究;开展实践活动,将后村八亩茶文化中心和五凤香茗园作为教育基地,以每年3月5日温州开茶节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采茶、炒茶、茶道、品茶、识茶等一系列实践和研究活动。

    在精心设计的茶香校园内,学校师生孩子们听茶歌、茶谣,赏茶戏茶画,在山茶花的熏染中,一步步成长为优雅的现代茶乡人。

    《中国教育报》2016年12月14日第6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热门标签

    相关检索

    社区

    热点推荐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3516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3005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10-2020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